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地区人民检察院  
首 页     检察要闻     本院动态     信息公开     检察资讯     检察文化     视觉检察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特辑 | 坚守初心 让艰苦奋斗精神“薪火相传”
时间:2018-11-01  作者:  新闻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2018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回顾这40载不平凡的历程,一代代保安沼地区检察人将最灿烂的芳华和岁月奉献给了检察事业,保安沼地区检察院在一代代检察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

  40载隽永芳华,凝结成一幅动人的泛黄长卷。

  

  那时的地方:五十年代,保安沼地区是一片荒无人烟、芦苇丛生的沼泽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成立了保安沼农牧场。在风风雨雨跨越世纪的进程中,无论是经历了中断还是重建,艰难还是困苦,始终没有影响保安沼地区检察人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定力。1980年,经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恢复保安沼地区人民检察院。至此,保安沼地区院经历了由“人”到“组”,由“组”到“院”的历史变迁。

  

  

  那时的条件:当时,十几平米的土胚房就是办公场地,屋内阴暗、潮湿,墙上和土地上常年长有绿色植被,所有的办公、会议一切活动都在这十几平米的房间内,直到1985年正式核定内设机构,与扎旗检察院合建一幢办公楼,院址才由保安沼迁到音德尔镇,可以说,如果没有老一辈检察人们夯实基础,保安沼地区检察院这座大楼无法从沼泽中耸起。由于刚刚复建,院内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办公设备,当时的办公台账、提审笔录、宣传板报都需要人工手写,笔录写到手发麻是常事。后来,院内增加了老式铅字打印机,检察官逐渐放下了手中的笔,一字一字的敲出相关的工作记录,2002年左右,全院干警得到了“新装备”电脑,由于当时电脑普及程度不高,大多数干警不会操作,为了让干警尽快学会使用,利用工作之余院内组织各类电脑培训技术,自行学习,让检察官们能够尽快撰写各类法律文书。

  

    那时的人:“艰苦奋斗”精神是时刻不忘初心,恪尽职守。荒漠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植物胡杨树,被誉为“沙漠英雄树”,西部肆虐的风沙不能将其击败,贫瘠的土地也不足以让其退缩,风来了,他们奋力去抵挡,没有雨水它们就把根深深的扎进土壤里。这份坚守、执着与坚持体现在保安沼地区每一代检察人的身上,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我们,在检察工作中,要时刻铭记初心,恪尽职守,只有在艰难困苦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更好的为检察事业贡献力量,把握自己检察人生的方向。

  

  

     2008年以前监督辖区有5个监管场所,距离院机关最近的有45公里,最远的有70多公里,驻狱检察最大的难题是没有交通工具,当时无论是男干警还是女干警到监狱都要顶风冒雪骑自行车四五个小时到监所,带着干粮和水,走过一条条路……后来,交通有了改善,从院机关去驻狱检察工作可以挤班车,由于路况极差,车辆也很破旧,全程都是土路,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几十公里的路要颠簸两个多小时。驻狱检察干警去监管场所检察工作,一驻就是一个星期,由于当时监狱的条件也十分艰苦,为检察室只能提供一间吃、住、办公于一体的办公室。几年来,驻狱检察官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冒着严寒酷暑坚守派驻检察工作第一线,直至后来机关买了一辆面包车,才结束了不用去挤班车的历史,所以当时去驻狱检察工作被称为“下乡”。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也正是保安沼地区一代又一代检察人敢于克服不容易,勇于挑战不可能,不怕走泥泞的道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将“艰苦奋斗”精神传承至今。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检察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新使命要求有新担当、新作为。保安沼地区检察院将继续以“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努力为刑事执行检察提供更优质的检察产品,为新时代检察开启新篇章、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检察新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正义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地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